论坛动态

主题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16-10-28


“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的道路上,我们做的这些事情,都是有价值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

       在应用技术大学领域,和在应用科技大学领域,中德之间的合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在高等教育分类改革的过程中,在推动地方本科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是学习研究借鉴了很多德国的经验。今天我们在全球性的经济挑战的时候,我想更需要能够加强双方之间的合作,来推动双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和发展。

       首先我想,讲一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我们国家“十三五”规划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核心的内容。大家注意看一下,其实在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国家的“十三五”规划建议的时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没有那么突出的位置。经过了几个月以后,就是到第二年3月份,全国人大通过国家的“十三五”规划的时候,我们就注意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成为整个“十三五”规划非常重要,非常突出的一个内容,甚至可以说是我们当前整个经济工作的一个带有指导性的这么一个方针。

      为什么会在这样的一个阶段里面,把这个事情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这是我们今天会议的主题讲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常态。新常态意味着我们经济增长的速度开始满了下来,但是我们各种各样的挑战会增加,这是一个新的经济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也是我们从一个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的国家,就是说要跨越所谓的中等收入陷井这么一个阶段,那么要跨越中等收入陷井,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转换经济增长的动力,就是从过去投资为主的这么一个经济增长模式,转到以创新为主要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

      我们今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这些困难和问题、挑战,包括大家最近讨论得比较多的房地产的问题。其实都是因为我们处在这样一个动力转换的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这个动力的转换,是一个艰巨和长期的过程。那么这个动力的转换跟我们教育是有直接关系的,因为创新驱动,总书记讲创新驱动核心是人才驱动,所以为了加快和实现这个动力的转换,中央提出来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什么叫供给侧,为什么叫结构性改革,这个占来会很长。我们实际上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中我们需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我们要解决市场机制的问题,要解决在市场经济,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会导致市场信号的扭曲。市场信号扭曲了以后供给和需求就对不上,我们现在很多去产能的问题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现的,因为我们的市场机制不完善。所以要解决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完善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供给跟需求能够更好的对接起来,这是我们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增强我们创新的能力,为什么要增强我们的创新能力,因为我们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过程中,我们整个消费的结构发生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变化。也就是说简单讲,消费升级了,大家需要更加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更好的消费的体验。那么这些都是消费升级的过程,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如果我们的供给能力和消费升级以后的消费不对应的话,那么升级以后的消费就可能不是体现在我们国内的消费。比如说大家需要更好的旅游体验,如果我们提供不了,我们大家就到国外去了。比如说我们需要一个更加健康美丽,我们需要一些美容方面的一些需求,医学美容的需求,如果我们国内提供不了,可能就到韩国、瑞士去接受这样的服务。我这里说的就是大家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其实大量的我们的制造业的产品都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们的服务业更是如此,我们大家知道我们的制造业,在货物贸易方面是顺差,但是在服务贸易方面有严重的逆差。为什么有严重的逆差,就是因为我们国内的供给提供不了这个升级以后的需求,而要提供这种消费升级以后的需求,就一个办法就是提高我们自己的创新能力,我们才能增强我们的这个供给,才能解决需求的问题。当然再进一步我们通过创新能够更好的引领需求,能够创造更大的市场,这是供给侧结构改革里面非常重要的问题。第三个我们要采取宏观的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来推动我们所希望的这样一些新的产业的发展或者说产业的转型升级。这是关于产业政策的讨论,非常的热烈,但是其实核心是说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结构性改革的阶段,政府的宏观调控必须有所作为。

      所以从结构性改革的角度来讲,我觉得改革的重点是怎么完善市场机制,怎么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怎么去通过宏观调控来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这是一个总的一个大的背景。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整个的社会的经济结构,产业的结构和政府的政策,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无论是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所导致的对于人才的需求的变化,还是政府宏观政策的变化,所强调的对于创新,对于人才的支持,都对我们教育有非常深刻的影响。我们社会的需求结构正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我们今天和明天对于人才的需求跟过去会有非常大的差别。如果这个差别没有做到的话,那么实际上就标志着我们经济转型就没有取得成功。我们的政策也在发生很大的变化,今年上半年党中央、国务院最密集出台政策的领域是什么,是关于人才发展,是关于科技创新,是关于创新创业。这个就是政策的变化,那么这个政策的变化,对于教育来讲是尤其重要的,这是我想说第一个意思。

      第二个意思我们可以从两个视角看看我们的结构性改革对我们的影响。第一个视角是传统的视角,我们的产业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那么第一产业就是我们农业了,农业是要现代化的。那么现代的农业是什么,为什么我们的农业教育没有办法适应现代农业,其实我们可以举一些很简单的例子。比如说设施农业肯定不是传统的按照农学的方式能够培养出来的人才,比如说机械化、信息化的农业和全自动化的农业,这已经是在中国出现的问题。比如说都市农业,比如说有机农业、景观农业、度假农业、旅游农业、复合型农业,大家除了在国内或者去出去以后都喜欢去一些熏衣草的庄园,这个其实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大家去了以后去参观拍照举办婚礼,然后我们熏衣草要进行收割提炼,然后要变成某个精油,然后用到健康的产业里面去,这就不是传统的人才培养的模式所能够解决的问题。我举过一个例子,很早以前我们到北大荒,北大荒现在是中国的粮仓,北大荒的很多的农场都是全智能的。那么这样一个全智能的农业,我们知道黑龙江一直是我们国家农业的综合教育改革试验区,所以它应该还是走在前面的。但是在黑龙江这个地方,它提出课题的就是说希望北大荒集团能够单独的办一个水稻学院,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农业大学体系所培养的人才跟北大荒所实现的一个机械化、全智能化的人才需求是完全是两回事。所以我经常讲这个例子,我想说在传统学科体系我们把学科分成文理农医等等,可是这个农是不存在一个纯粹的农,这个农跟文理工医都是有关系的。这是农业是第一产业。但是农业作为第一产业跟第二、第三、第四(文化)产业都是融合在一起的。我以前讲过一个笑话,养牛是第一产业,然后是第二产业,就是把牛进行各种各样的产品,第三个产业就是可以在餐馆里面可以做牛肉汤,第四产业我们可以吹牛皮。这是文化创意产业,所以其实所有的农业发展的结果一定是这样的,它是把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产业都是融合在一起的,单纯的传统的产业是不存在的。

      第二产业,我们经常会提这么一个问题,我们大家这个学科怎么设置,专业怎么设置。但是我们可以想想,我今天有一些新的先进制造业,比如说3D打印,它应该算哪一个方面,在学科专业,显然是跨学科的。比如说机器人、无人机,我们很难把它单纯的归到我们现在的学科专业分类里面,因为它一定是跨学科的,跨专业的多种技术集成在一起才能创造先进制造业。其实再往前走也是一样的,比如说手机、计算机怎么制造,比如说芯片这个产业我们一直很落后,为什么,因为它也是多专业、多学科聚合在一起的。可是在我们国家,在前不求之前因为有了中央领导的批示才有了微电子学,但是在此之前我们的高校干什么去了。再往前走其实发动机也是一样的,大家多知道发动机的设计原理,没有人不清楚,可是为什么制造不出来呢,为什么制造不了先进的发动机,因为发动机一定是多种技术学科的支撑和集成。电器也是一样的,我们国家有的叫电子电器专业,但是很遗憾,我们是全世界最大的电视机制造国家,我们是全世界最大的冰箱的制造国家,我们是全世界最大的空调制造的国家,我们是全世界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的国家,但是我们没有这样的专业。为什么没有这样的专业,可是我们只有电子电器专业,但是这个专业造不出这些电器,今天为止改革开放30多年过去了,这些家用电器最高端的核心技术仍然不在我们的手上。请大家想想,中国的制造业面临的是一个多么大的挑战,所以我们建立一个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跟产业的发展需求,跟经济的发展需求有一个非常大的距离。我们按照我们的理念构建的学科专业体系里面,存在巨大的“学科缝隙”,这些缝隙没有人填补,我们无法给我们的产业提供真正的有力的支持。

       我们再看看服务业就更简单了。服务业今天可以说,这是我们中国的高等教育和中国的职业教育还没有学会如何去培养人才的领域。好歹说我们农业的学科,我们制造业学科我们还是有。我们的人才培养体系还是有的,可是我们到现在为止都没有真正的学会如何培养服务业的人才,因为服务业是一个新兴的领域,服务业占我们国家的GDP占到了50%以上,“十三五”末的时候达到60%。这里发展的主要的瓶颈是高端的服务业,高端的服务业基本上可以说无论是从哪个角度看,主要的都是服务型的产品,就是传统的也是这样。我们怎么培养教师呢,我们在提倡地方本科大学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时候,我们有很多人提出来,我们教师培养人应该是不算的,我就不明白为什么不算,他难道不需要技术技能吗?我们教师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什么,在于没有教他一个很好的技术,所以教师一定是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一定对中小学和职业教育来讲一个是一个技术型的,医生难道不是吗?医生不是一个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吗,医生只有知识、技术就够了吗,显然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医生。律师不是吗,律师也是,律师只懂法律知识是不够的,更不要说还有咨询服务、信息服务、金融、物流等等,所有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量的现代服务业都是一个复合型的人才的培养,而不是一种单一学科性的培养。这是一个视角,这个视角我想更多的说清楚了我们今天随着产业的变革所需的人才类型是什么样的。

       所以说为什么讲我们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仍然存在很大距离,我们可以把每一个产业都拿出来我们做一些对比就知道了。同时还有另外一个是视角,我最近有一个发言叫“为美学工业培养人才”。我们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我把它分成三个类型,一个类型叫技术工业,技术工业很好理解,我刚才讲的很多都跟技术有关系,技术进步推动的产业变革,技术进步也是我们产教融合的核心动力。今天我们见到的决大多的服务、产品都跟技术进步有关系,他们之所以是今天这个样子。手机之所以是今天这个样子,电脑之所以是这个样子,甚至椅子之所以是这个样子,很大程度是由技术决定了,基本涵盖了我们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域,这是我们大家通常的理解。但是也不是说理解得很深刻,我们经常遇到一个问题,你说产教融合,怎么融合,一种观点说市场经济需要什么,我们就培养什么,还有一种观点说你不能这么搞,为什么不能这么搞,市场经济是天天变化的,技术进步很多产业就消失了,所以我们要回归基础教育和通识教育。但是他们最重要的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因素,这个因素就是技术进步。因为有工业化时代的技术进步,我们大学才是这个样子,我们的企业才是这个样子,所以这是他们结合在一起的一个天然的基础和基金,推动企业和大学、社会变化的动力。所以我们叫结合、对接、衔接也好,不管叫什么,请记住它的基础都是技术进步。我几年前就说我们现在的大学制度和企业制度如果是两个果实,都接在一棵树上,这就叫科技进步。

       第二个是创意工业。这是说我们在不改变现在的条件下,我们可能有新的创意产生新的产品和服务。我给大家举两个例子,一个叫信用卡,信用卡的出现并没有由于某种特别重大的技术出现了以后,然后改变了这个历史,完全是因为我们有了新的创意,说你买东西的时候先不用付钱,你凭着你的信用保证你以后会付钱。这是一个创意,这个创意改变了金融业。还举一个例子,比如集装箱,集装箱有什么技术含量,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也是一个创意。这个创意改变了世界航运业,所以创意工业很基础工业有时候可以说同等重要。还可以举很多例子,比如说水陆两用船,就是把水上和陆上的交通工具组合在一起,比如说假发、麻醉枪,比如说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我们商业模式大多数来讲都是一种创意,并没有改变技术。当创意变成了一种新的技术的,它自身有自己的内部的技术进步,但是开始出现的时候更多是一个创意。所以商业模式基本上都是在创意,它可能是这种创意工业可能是新技术的一个迁移和组合,可能是需求的创造性实现,我们刚才讲的信用卡、集装箱、假发,也可能是对传统美的颠覆,就是牛仔裤。牛仔裤最近大家开始的时候,说穿牛仔裤是时髦,后来慢慢的社会不太接受到接受。接受了以后牛仔裤很大众化了,怎么办,我们就是把牛仔裤剪出很多破洞,破洞就是创意,对传统美的颠覆。还有我们看电影的时候,有很多劫匪,他们在抢劫的时候在头上套一个什么,袜子,这就是创意。

       第三个就是我这里经常讲的叫美学工业。我们经常说为什么要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有两个主要的动力推动,一个是技术进步,一个是消费升级。消费升级的趋势表现就是对美的追求,无论是心理上的爽快,视觉上的审美,都是对美的追求。所以美学工业覆盖了几乎覆盖了我们从吃穿住行、文化旅游等各个领域。它包括五大类别,一个是人自身,人自身所追求的美,我衣服穿得漂,叫服装设计,然后我们整容,美容,这个都是都是追求人自身的。再就是整个文化艺术这个产业,再往下走就是我们的设计,设计包括了工业设计、旅游设计、服装设计,包括了建筑设计、环境设计等等。第四个就是环境的改变。第五个就是人类在活动中所追求的这么一个美。比如说旅游,比如说美食,比如说景观农业。我觉得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如果这个一个产品,如果到了一个产品,它原本的价值是1的话,由于技术进步它带来的价值可能是5。由于实现了对美的需求,这个价值可能是50或者是100。如果一个碗仅仅用来吃饭2块钱就够了,但是我们通过不断的持续的技术改进,让它在功能上得到改善,那一个好的碗可能需要十块钱。但是如果这个碗变成了艺术品,如果你家里面天天用艺术品碗吃饭,这个碗可能是1千、1万,甚至更多,这个就是价值。

       无论技术工业、创意工业、美学工业也好都是结合在一起的,我讲的碗的例子都是这样,他们是不可分割的,相互促进。使我们在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的过程中,我们出现了科学技术和艺术的深度的融合。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有现成的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就是农夫山泉,农夫山泉首先需要个洁净水的技术,包括我们的水是洁净的,安全的。农夫山泉是以一个创意为支撑的,这个创意叫什么,在农夫山泉出现以前大家喝的要不就是对自来水进行高度洁净的水,而农夫山泉他们出来一个新的创意,叫“大自然的搬运工”,当然农夫山泉也是美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农夫山泉的设计从它出现以后就没有特别大的变化。这样的包装设计最大程度上的契合了今天中国人对瓶装水的美学观念。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手机,苹果手机,同样配置的手机苹果手机为什么要贵2000块钱?很简单,因为它是科学技术和美的结合。这2000块钱就是品牌中对于美和艺术的价值,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东西,生活中所有的东西都面临这样的变革。这个变革对我们人才培养来讲,它深刻的揭示了人才培养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作用。我们将培养什么样的人,他们有没有技术创新能力,他们有没有创意,他们对美是怎么理解的?他们怎么认识美,他们怎么创造美,他们又是怎么把这些结合在一起,这是我们所需的。是我们转型升级过程中所需要的人才,这是我们在创新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人才。所以它会颠覆我们对过去的人才培养,对过去的学科和专业建设的很多认识。

       我想因为今天时间紧张,我想简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至少有这么几点。第一是复合型的人才有越来越大的比例,第二创新创意对人才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第三我们必须发展继续教育,实现每个人的终身教育,第四是科教、产教融合是唯一实现的路径,创新、创意、美、技术进步怎么实现,不可能关起门来实现。

       我们需要重新确定几个认识,第一个认识就是人才的供给侧改革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的经济应该是以人力资本的投资为驱动。我们整个国家财富所呈现的方式应该是无形财富,人力资本作为主要的形式。我们现在无论是我们的高校、企业我们在统计资产的时候我们都体现了土地的价值设备的价值,实物的价值。我们没有一个体系反映,无论是对企业和学校来讲,核心是人的价值。我们在人才供给侧改革当中中国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优势,中国中国的人才规模使创新和大规模转化应用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中国在今天的互联网经济当中,中国是唯一一个在规模上和体量上可以和美国抗衡的国家,我们有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像马云这样的企业家,他们很伟大,可是他们之所以能够做到这样,并不是因为我们中国在互联网技术上能够超过世界上像法国、英国、德国这样的国家,他们也感谢中国人民,为什么?中国人多,人多对于这些,对于创新的转化应用来讲有巨大的规模优势。这是中国在高等教育体系当中我们要充分考虑的问题,当创新出现的时候,我们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怎么发挥作用,把新的知识、新技术、新理念实现最大限度的规模效应。这就是中国经济它跟其他国家相比,它有最大的潜力,这个潜力是需要中国的高校和企业共同努力。

       第二个就是重新认识学科和专业问题。我们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为学科专业的目录问题、管理问题所困扰。我们应该有三个基本的观点,第一个我们现在的学科和专业目录是对历史和既往的总结。既然是对既往的历史和总结和提炼,当然不能成为创新的障碍。第二学科和专业的目录,它是管理和分析的工具,它不是人才培养的范式和规则。第三个,对于大学来讲,如果你能够创建一个有效公认的新学科、新专业,才是你最大的荣誉。我们在双一流大学的建设过程我们表达了这个忧虑,就是说我们如果只注重在传统的学科体系里面我们在全世界排第几,我们很可能丧失在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发展的机遇,这才是我们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无论对哪个大学来讲,如果说我们建立了一个学科,这个学科获得了公认,这才是最大的荣誉。而不是在过时的陈旧的专业学科的目录里面追求什么。第三个问题要看到创新创业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一个系统的改革。今年1月份的时候,我在上海工程技术学院做了一个讲座,叫“创新是怎么发生的”,那是针对我们应用型大学讲的。创新是从西方的语系当中过来的,过来的这个创新它一直是跟应用联系在一起的,它一直是跟在经济活动中的价值实现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讲创新也好,讲应用也好他们是不可分割的,他们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当然我们现在讲创新创业我们其实不是应该在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当中做加法,是要推动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深刻的改革。这个变革是深刻的,比如说我们面临最大的挑战技术进步、人工智能、机器智能,它会带来非常重大的影响就是改变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分界线,我们在座的中国人和德国人,至少我们都有一个非常公认的伟大的学者叫马克思。他论述了什么叫复杂劳动,什么叫简单劳动,可是这两个分界在那里,今天的技术进步对它进行了一个非常深刻的改变,我们的高等教育培养复杂劳动,但是如何培养,当这两个的界限改变以后,对我们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带来什么样的挑战,创新创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培养理念的变革,就是怎么强调学生主体,强调多样化学习的价值,强调学生对职业的热爱,需要我们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我们今年专门讲了一个题目叫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模式流程的改革,是我们一个系统的改变,它还要在整个社会的环境下,市场的欢迎下解决人力资本的定价的机制问题。

      今天有很多德国的朋友,西方的市场经济制度在过去的也在进行探索,这个探索就是怎么解决人力资本定价的问题。有了人力资本的定价才能更好的激励创新。

       最后一个就是产教融合、知行合一是回归教育的规律。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所坚持的教育理念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我每次回过头看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的时候都会对我们如何更好的去教育培养人才得到很多的启示和启发。其实这种知行合一,这种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结合也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在我们不远的地方有一个陶行知纪念馆,陶行知讲他所推崇的就是一个知行合一的,一种教育模式。关于知行合一,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有的行在知前,有的说知在行前,有的说知行合一。虽然说有次序的差别,但是他们总是结合在一起的,所以理论和实践的反复的结合是一个不断的持续的互相交融的过程,如果我们说学国外的职业教育,包括德国的我们学什么,我觉得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国情是不一样的。所以知行合一,理论跟实践结合的实现方式是不一样的,这个不要紧。但是最重要是我们必须在中国的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探索中国式的知行合一,中国式的理论跟实践紧密结合的这样一个人才培养道路。当然就必须坚决的去摒弃那种完全不正确的,但是流行已久的观点。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生产服务,我们讲转型发展,我们讲应用型高校的建设,我们讲实践引领的教育改革,其实是咱们总书记在七一讲话当中说的,是回到初心,回到什么样的创新,回到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初心。这是我们中国教育改革要做的事情,这个做的事情在“十三五”规划里面讲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总书记讲知行合一,它既是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实践论,是中国历史的文化和传统,是当代全球教育创新的方向,也是我们这个国家最重要的教育方针。

      所以我们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的道路上,我们做的这些事情,都是有价值的。